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0的文章

[分享]台灣人與外國人的思維邏輯不同

  我已經一陣子沒有跟我美國的朋友聯絡了 結果就在今天!!! 我接受他從美國的信件,說明他一切OK 總之就是沒死而已 切~~~ Hope you everything is OK.... --------------------------------------------------------------------------- 我今天怎麼會突然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也是我最近跟我朋友聊天的時候發現 其實我從我跟我朋友的日常生活當中與目前相關統計出來的information出來 真的發現了台灣人與外國人的不同 不僅僅是歐美 在其他地區也是一樣的 就簡單舉例 台灣人習慣脫鞋子在近家們,但其實在美國除了有些家庭客廳裏面有放地毯會請你穿室內拖鞋外,其實其餘的都會直接讓你穿鞋進去.... 就我剛到美國的時候,我的公寓裏面有個鞋櫃,但我發現我另外的室友其實都沒有在脫鞋子的習慣, only 上床的時候才會脫鞋子 結果next week我就去買了地毯了...... 但做規劃而言 其實我發現我朋友在做計畫與我們台灣人的思維也不太一樣 舉例來說 台灣人的想法回依據目前的狀態在下去安排相關進度與計畫, 依據目前可視的狀態進行相關訊息的評估 但外國人就不一樣了,喜歡將相關目的訂定後,在逐步的依據計畫內容執行相關的目標在於訂定 我一個德國的朋友說了,計畫在於你成功的第一個步驟 其實這點我也是很認同的 做了PM這麼久對於計畫來說,你的主管總是會由前往後推估相關的milestone再行考慮相關目標是否可以達到,但對於歐美與其他系統系國家常常,會把目標訂定後,再依據相關的計畫內容由後往前推估 舉一個實際的例子 我們常常再產品專案中發現,以下幾點要訴 採買到料日期 預計送貨日期 設備機台就位日期 人員訓練日期 而台灣人的是依據以上四個lead time最長的時間再進行推估給客戶的時程給客戶 但這個說明了其實我們的反應機制不好 到時候常常會因delay往後push相關的時程或者due date(到期日期) 而就美國人的思維 我常常聽到我朋友講的一句話(what is your target date?) 這句話就反映了,客戶的觀念才是最為重要的, 剩餘的事情我們來搞定,不能搞定我們來想方案 這就是歐美客戶的思維 但說實在的每種的優缺點都有 台灣 VS 美國 優點 美國人強調照表操課,當...

[心得] 專案英語的學習 Part2

  今天台南下大雨搞不懂市長大人是頭殼撞到牆嗎? 可能標準是基於他家有沒有淹水來進行評斷,休不休假... 褲子跟衣服全濕.................... ------------------------------ 回到今天的內容 EOL-End of Life 停產 很多PM或者業務很不喜歡聽到這個,我個人就很不爽聽到,因為我後來還被取名叫做EOL小王子,講白了就是把產品或者account做死了。 但你也知道的,產品會EOL絕對不會因為PM一個環境導致的,可能發生的問題原因會因為產品的成本/技術/產能/客訴/法規等等等....因素造成EOL。所以PM們也不要太過在意 DB-Design Build 設計試產 很多公司或者很多品牌商很喜歡用DB當作一個milestone, 就如我之前所說的design build可能對應在某些公司為EVT或者PB(prototype build)樣試階段。 EC-Engineer Change 工程變更 DC-Design Change 設計變更 在這一行業你就必須了解何謂EC, 何謂DC, 常常在設計開發初期,客戶常常會因為設計錯誤或者物料特性等相關原因,進行design change來符合未來之期望與需求, 而到了生產驗證階段則會開立Engineer change進行製程或生產改良,以達到客戶的測試標準或者調機的規格內容。 NRE- N on-R ecurring E ngineering  一次性工程費用 這通常指的是客戶在開發案件的時候,所會發給供應商的一次性工程費用,例如打樣,樣品,治工具....等相關費用會被include在一次性工程費用,所以PM常會聽到客戶在那邊說NRE費用快被吃光了就是這個道理,常常目前由於PM的角色會跟業務區分,PM會變相的單純只有focus在計畫與產品身上,可是對於一個完整的專案經理人,其實需要再每個milestone所會發生的費用與budget list管控好,才可以稱之為project manager。 剩下的有空再說 要去開會了掰~

[心得] 專案英語的學習 Part1

  最近真的發生了很多事情 導致相關的人事物變動太大,還有我閨密的婚禮真的不想參加 有甚麼辦法推掉嗎? ---------------------------------------------------------------------------------------- 今天要分享的是在專案過程當中發生的常用英文 希望有幫助到大家 RFQ-Request for quotation 詢價/報價單 這通常會在客戶在開案初期的時候發現,常常會說一句客戶的RFQ文件裡面去訂定產品的規格與功能,所以在開發的初期常會詢問到此一文件,相關的報價費用與人力工時NRE條款,也會在這邊文件中體現。 Kick Off 開案 業務與PM常常會被team或者老闆問說,這個案子kick off了沒,不然就是kick off的時程或者milestone預計為什麼時候,常常專案初期會安排相關的milestone schedule後,客戶與廠商因為內部原因,我們夾在中間的PM就會面臨到,廠商的詢問甚麼時候要kick off(講白了kick off後我們才會付第一筆費用給廠商)......,所以對於廠商與PM甚至業務都是很重要的節點。 EVT-Engineering Validation Test 工程驗證階段 DVT-Design Validation Test 設計驗證階段 PVT-Production Validation Test 生產驗證階段 在PM的研發開發時期,若一般大公司常常會使用到EVT、DVT、PVT ,進行生產的研發與量產的試作,舉例來說: 在EVT的初期,你可能已經跟客戶送過2-3的mockup樣品,後來開始進行簡易的ass'y for customer作為相關testing simulation and verification testing, 進而送樣給客戶看初版的test solution是否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與期望。 到了DVT階段,我們會依據客戶的生產條件與設計凍結(design frozen)的進行相關設計方面的驗證與產線初步的驗證(通常這個會上線跑build),並且送樣200pcs的sample給客戶做相關的design validation(for example: 可靠性驗證Reliability Test....等)相關的實驗驗證後,進...

[分享]外派五~六年的里程

難得的禮拜六日,我卻還是持續在相親,搞不懂現在的老人家都怎麼想的。 年輕人步調慢難道錯了嗎? 搞不懂現在的老人都怎麼想的~~~ ---------------------------------------------------------------------------- 回歸正題 就大家所知道的我其實在國外已經很多年了 常常最近回台後就會有朋友問說 你怎麼會想說當初要出國去上班 "因緣際會"這幾個字其實就是我當初的想法,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 我去了第一間公司其實在那之前我已經面試了很多間公司 那個時候剛當完兵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想要趕快滾離開家裡 畢竟對於家教比較嚴格的人,或者家中長輩比較有想法的常常會有說法就是 "你出國幹嘛" "你找的到好的公司嗎" "你會可以勝任這個工作嗎" "在家裡附近好好上班就好了,幹嘛非得要出國上班,外縣市就可以了阿...." 就我這麼多年的看法我還是覺得會講出這種說詞的家長們"你們錯了" 為什麼 出國不是為了有更好的薪水也不是為了交朋友跟玩耍 以為我在國外工廠有每天出去玩嗎??? 你想多了!!! 現在在大多的公司(電子業、傳統產業、汽車產業....) 多半都在工業區(工業區你是要玩個屁阿) 而且你以為我公司在廣達旁邊,我每天都跟廣達的台幹可以聚會嗎 你需要訓練的是人際關係、職業加給訓練、高壓的人、事、物....等等 那就有人反過來問了 那這麼辛苦我為什麼還要出國上班 出過上班大多是要訓練你的反應能力、吸收不同的文化人種,讓你在多方面的元素下 進行多方面的考量 舉例來說:之前台灣人資考量就只會考量到台灣人的生活作息 那如果去台資廠區開的印尼廠區呢(你需要考量的就不是只是台灣人的生活作息,需要學習將雙方不同的文化結合與消化,訂定出符合雙方寫符合法律法規的條例出來) 這單單事你在台灣是看不到的 就我而言 出國上班後的幾個優勢 語言能力 工作強度 反映能力 文化人種差異的學習 工作機會增加 薪水比較好談論 以上幾點是我在台灣上班我看不到的 而且也沒有立足點的 但我還是要跟我之前的文章說明 選好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 這是為什麼 因為第一份工作代表對自己的期望與規劃 當你踏出的第一步非常成功,你後續的規劃與職涯基本上不用想太多了...

[分享]優秀的管理者如何帶領團隊

  太久沒寫文章 最近事情太多導致我也沒辦法持續處理我的blogger,假日其實也都在健身 努力把身體跟心靈的境界往上一個程度 --------------------------------------------------------------------- 優秀的管理者如何帶領團隊 今天突然看到這篇文章,主要在說明優秀的領導者或管理者如何帶領團隊 其中他列出了六大項目 1.以身作則 我常常遇到主管就會說,我是主管耶!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在某X新公司時,我就遇到我前輩(也是我們某個課的主管),常常就會拋下一句話,下面的去做就好了,這種事情為什麼要我去處理。 這句話基本上沒有錯誤,但主要說明的是太過detail的事情我們不會去處理,但以身作則常常要說明的是,要做好自己的表態,主動、積極、向上,有這樣行為的主管通常會受到下屬的愛戴。 反而會撇清責任與劃分工作內容的主管,通常會受到下屬的詛咒? 2.要抓大放小,不要面面俱到 對於專案負責人員,常常要求要到面面俱到,可是所謂的面面俱到為何?其實沒人可以定義的清楚。 對於專案主管或者部門主管,常常因為管的太detail導致無法放權,且對應的專案負責人員沒有相當的權責可以執行方案,導致事事問主管進而延誤專案的進行。 3.要知人善任,不要全被責備 對於主管人員,常常面臨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人員的能力與位置,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常常對於主管會把一個不適用的人員,因為各方面的人情壓力或者外在因素(皇親國戚等...) 放置在一個可能為一個主管或者小LEADER的位置上。 但其實這是對於一個良好的團隊運作或工作組織上,會存在一個非常大的風險。若所對應到的人員因經驗不足,無法面對客戶或者各種問題時,導致需要下屬或者其他單位人員進而協助導致資源浪費或者造成人員有不好的印象。 再者嚴重的話會導致客戶觀感與團隊人員對於工作職責的混亂。 4.要與人為善,不要與人為敵 這句話對於專案主管或者專案管理師特別重要,對於一個專案領導者,常常所需要最為重要的就是"溝通",溝通成為專案人員的日常工作職掌內容其一。 就是要學習如何社交,Social 對於這個單詞大家都非常地不陌生,但如何在打馬屁閒聊與死板的白字黑字中,取得一個平衡這就是要看專案領導者的能力。 因為常有人說,專案人員就是"賽"別人去做事情,其實這句話對也不...